迥异的成长“基因”:专制化与资本化

来源: 互联网

痛定思痛、检讨自我,史玉柱习惯用一个“搞”字来形容当年新闻媒体对*人的“打杀”,“1997年,是媒体把*人搞休克,搞死了。”

早期的史玉柱坚持不与外人合资合作,除非自己控股。1997年时,出于“拯救”*人的道义支持,安徽古井贡、浙江万向集团先后寻求与史玉柱合作,但都无果而终。曾任*人集团常务副总裁的王建评价,“史玉柱的*大缺点是清高,*大的弱项是与人交往,*大的局限是零负债理论。”

史玉柱的这些性格“缺陷”,注定将*人集团做得很专制、很封闭。*人网络总裁**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跟不上老史的思想,你能否决他吗?*后还要被老史上一堂**课。”*人的勃兴和衰落都是疯狂的,因为没有股东或者是其他出资人能够监督、约束顽固不化的史玉柱。

公司*资、资产*享、风险自担,早年间的史玉柱似与资本绝缘。史玉柱的资本意识是从借壳“青岛国货”开始的,他逐渐懂得利用资本的力量去放大资产,其后,他还辗转购买了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的股份,股市狂飙之时,史玉柱凭借手中的“银行股”大赚其财。再后来,史玉柱以股份制方式建立了*人网络公司,“我*终想做成上市公司,这样的话公司更透明,监督更多、监管更严,一个人没有制约,容易犯错误。”这算是史玉柱的检讨与彻悟。

投稿作者:mobile_941591
首页 创业人物 文章详情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极速版 | 电脑版 | 客户端

电话:023-62873158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