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怎么考虑匿名社交产品的实用性呢?
林承仁:我没有太关注它是否会实用,比较关注的还是有没有需求点在用。实用其实不用是必须的,匿名有个*大的点是好奇,这是人性的东西,也会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可以一直出来,所以觉得可能会有需求。
比如从数据方面得到的情况,匿名不匿名的条件下,用户发表的欲望是相差好多倍的,所以在没有身份的情况下,如果机制探索得好,是可以滚下去的,如果把纯匿名到纯实名看作一条线,其实是看你选择哪个地方。
现在就是匿名社交这里隐藏了很大的需求还没得到满足,但未来的方向我们也没办法,只是觉得这里还有个*大的力量没被挖掘出来。
许多匿名社交产品在走细分化方向,无秘的通用性会是之后的方向吗?
林承仁:我们肯定会做通用的,至于会不会细分,我觉得细分未来的市场不大,不过也只是预测。但社交真的是非常难的事情,这个行业里只有**没有第二,尤其是在同质化的情况下。当然也有可能会有另外一种方式做匿名社交,但还要看这个需求能不能被抓住、抓住之后有没有很快的速度去跟上。
之前做的东西和现在还都挺不一样的,包括后来的过程和目前的结果,你在这段时间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
林承仁:我只想说一点,我特别认同的,方向真的很重要,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都没用。我之前有个情况也是创业者经常会犯的错误就是有的东西是从自己脑子里一下钻出来的,就会特别兴奋,觉得能成,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很难理性,后来有了一些经验之后,才逐渐变得理性起来。
包括我之前是个挺细节导向的人,很小的东西都要去管,但后来发现精力就那么多,放到哪里很重要,整个方向把握对了的话,效率低一点也能成的。
我们之前一直在做个性化,其实也不是一个那么对的方向,后来考虑转型的时候,就一直想着怎么和个性化结合起来,就有点本末倒置,结果我们之前做的产品都会有个框框,之前所积累的东西也都成了包袱,一直到秘密之前,我们也做了很多个大大小小的产品,走的弯路太多了、错的东西也多,后来就决定全部放掉、从头开始,全部团队一起做这个。
背景介绍:林承仁研究生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方向为人工智能,毕业后在亚马逊负责给用户做商品的个性化**。2009年回国创业,**款产品是一款浏览器插件,可以根据用户浏览习惯**内容,让网页浏览更加个性化,后来做了生成“可能喜欢的文章”的插件和基于这款插件的广告平台,并凭借这些产品获得了来自挚信资本的 A 轮**。
但在2013年底时,产品已经陷入瓶颈:用户突破困难,资金逐渐紧张,而下一轮**则百般不顺,在这种情况下,林承仁考虑团队转型。今年4月推出匿名社交产品秘密,一炮而红之后曾因内容的负能量倾向引发大量争议,后于5月8日被苹果商店下架。5月20日,改名为“无秘”之后重新在苹果商店上架,后因机制等问题又遭下架,现在通过和友秘合作的方式再次出现在苹果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