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米果也称"黄米果""黄粄""黄粿",是赣南*特的食品之一,其中宁都县的黄元米果被称为“黄糍”,不仅叫法与赣南其他县不同,制作方法也非常*特。历史悠久的赣南点心黄元米果起源于唐,兴盛于明,赣南、粤东、闽西、台湾和零散分布的客家地区都有制作食用黄元米果的传统。
黄元米果和北方的年糕有点类似,但外观色泽上看,前者如其名色泽金黄,后者白色;在味道上,前者味道浓郁,后者清淡;在制作工艺上,黄元米果相比年糕也要复杂的多。历史悠久的黄元米果黄元米果随明清时期客家人从赣、闽、粤交界地北迁入靖安,有着悠久的历史。
为靖安山区客家人的传统美食,在靖安罗湾乡客家山区尤其盛行。此米果在原料、工艺以及成品之色、形、味等方面均有其优势和特色。游客观之称美,尝之兴味,闻之奇香沁肺。人们在制作黄元米果每年秋收之后,客家人便开始准备黄元米果。
一般的做法是以本地产的糯性“大禾米”为原料,用一种赣南山区特有的小灌木烧灰淋水、浸泡拌料,春节前一两个月,上山砍灌木,燃烧取灰制成灰碱,将灰装进木桶,倒入热水,过滤出金黄色的碱水,用碱水讲大禾米浸染成金黄色后。
倒入木甑蒸熟,倾入石臼,需四五个壮劳动力手握丁字形糍锤,打铁似得轮番捣杵,米逐渐被打烂,形成团状,置于案板,用手工整理成乒乓球拍稍大的石鼓状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