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房换来首家店!

来源: 互联网

从小受家庭熏陶的王慧敏说,自己天生就有做生意的基因。“我的爷爷奶奶也都是做生意的,虽然和餐饮没什么关系,但我也耳濡目染了一些生意经,从小就能融入大人的谈话中。”

当王慧敏还在一家**企业里做工人时,她已经展现了生意人的胆识。上世纪80年代,工人工资非常少,于是大家会把*拿到一起用,“譬如12个人,大家每人每月都拿出10块*来给一个人用,每个人可以选择第几个月使用这笔*;如果选择**个月用,那么后面11个月就只能出*,不能用*。”很多人出于稳妥,会选择先出*后花*,而王慧敏则每次都选择**个使用这笔*。

1986年,中国改革开放7年,王慧敏30岁,她不顾家人的警告扔掉了**企业的铁饭碗,决定自己做生意。“辞职时就想开一家餐馆,我们家里人比较喜欢吃,对吃很讲究,我妈妈烧得一手好菜。”王慧敏看中了有*人的口袋,在靠近北京路的长沙路上挑选了一个门面,“当时有很多做五金的生意人集中在北京路一带。”

为了拿到门面房,王慧敏将自己的婚房与别人做了交换,“我们那套二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在当时算很好的,有*立水电和卫生设备的婚房。”而那间门面房只有10平方米。按照当时的价值,这一交换,王慧敏至少亏掉了10万元。

但正是这家十平方米、只能放得下四五张桌子的小店为王慧敏赢得了**桶金。“那时私营餐厅非常少,而我们的用料很讲究,味道又很家常,所以有*人都愿意来这里吃饭。”从一开始,王慧敏就坚信做生意“物有所值”才是最重要的。

投稿作者:mobile_941591
首页 创业人物 文章详情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极速版 | 电脑版 | 客户端

电话:023-62873158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