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看,Betaworks*大的谜题便是新Digg,他们2012年7月收购了这家公司。这款服务曾经是社交新闻领域的**者,并成为各大网站的重要流量来源之一。但Digg早已风光**,用户也大量流失,仅托管成本就高达每月20万美元。
Betaworks团队将原先的Digg网站放在一边,开始从头改造该公司,并将成本压缩到每月2万美元。Digg的用户数出现了U型反转,并再次成为各大网站的重要流量来源。取得了初步成功后,Digg团队又接受了一个更加艰*的任务:在短短3个月内开发一款代替Google Reader的产品。
协作使得这一计划成为了可能。年轻公司可以利用Betaworks积累的海量实时数据,甚至可以分享工程和设计人才。“如果要从头开始建设,就需要投入很多精力。”Betaworks用户体验主管尼尔·威赫勒(Neil Wehrle)说,“例如,开发一个流程,让用户注册、登录,并与Twitter和Facebook关联起来。我们之前已经做过这些事情,所以已经有了可供借鉴的模板。”
为了帮助Betaworks培育的***公司发展,波斯维克招募了很多人才。山姆·曼戴尔(Sam Mandel)从Tweetdeck跳槽过来负责企业发展,曾经在谷歌和白宫任职的安德鲁·麦克拉夫林(Andrew MacLaughlin)则出任了Digg的新CEO,吉拉德·洛坦(Gilad Lotan)离开了SocialFlow担任Betaworks*席科学家,尼古拉斯·切尔斯(Nicholas Chirls)则**关注Betaworks的种子投资。“我已经组建了梦之队。”波斯维克说。
把主要精力用于建设企业,而不是展开投资,势必面临很大的风险。目前为止,Betaworks尚未成立一家足以为其运营发展提供充裕资金的公司。但他们正在努力进取。“公司的使命和利润之间始终存在矛盾。”从发展初期就担任Betaworks顾问的大卫·沈(David Shen)说,“很多外人都会说,‘别自欺欺人了,没*怎么活?’但我们每天起床确实不是为了**,我们是一帮希望做点新东西的创业者。”
但初期迹象显示,Betaworks培育的年轻企业都在尝试各种商业模式。例如,iOS游戏《Dots》就可以让用户花*升级战斗力。Digg 也开始在主页上投放广告,还计划针对RSS阅读器的**版本收费。讲故事应用Tapestry*近则与多芬和通用电气等大品牌展开了合作。 Betaworks*近还收购了Instapaper,后者早就拥有了可以盈利的商业模式,而且与Betaworks不断扩大的媒体生态系统非常契合。
Betaworks培育的第一代公司*终要从外部融资,并且独立发展,但他们现在的目标是将现有项目长期保留在内部。波斯维克称之为 “Betaworks长期进化的新阶段”:从原本依赖主打项目的创业工厂,转变为我们梦寐以求的状态:一家以数据为导向的媒体公司,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提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