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一下聚熵智能的发展,如果它是一个人的话,它的心路历程应该可以这样概括,经历了手机端的语音助手、转到智能家居领域尝试做遥控设备,再退回到传统硬件行业做智能化改造。这个过程大概能体现出创业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一些思考。
聚熵智能应该算是国内*早一批做语音助手产品的创业公司,团队的部分成员主要研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他们在*开始的时候,做的是类似于Vlingo的语音控制工具。后来受到Siri语音控制加人机对话的启发,他们调整了产品的方向,2012年时推出了智能360语音助手。 口号就是,做“中国的siri”,自信比siri更懂中文。他们的目标是将语音控制做到**,与第三方服务方合作,进而进行人工智能化的服务。
当时智能360整个团队都自信满满,对这款手机端软件产品的预期是每个月用户增长翻番。借着当时siri的东风,智能360的用户确实在前期经历了一段猛涨,但增幅离预期有较大差距,而且变现比较难而且日活并没有与用户量同步增长。siri的发展几乎也是难逃同样的命运——推出时,万众瞩目;两年后,用的人不多,本身在于用户的期望值远高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阶段,语音助手类产品成熟可能需要5年乃至更长时间,非短时间内所能企及,大家需要有更多的耐性。。(创业邦曾推出过一篇报道分析过其中的原因,“把脉Siri:苹果栽树 无人乘凉”,感兴趣的可以点击这里阅读)。
何永他们意识到,智能360语音助手的增长速度无法支撑他们愿景中的“big thing”。智能360做的是通用领域的语义识别技术,所以机器要学习的东西更多,需要的时间更长难度更大。因此,想把其用户体验做得非常好,非短时间可以实现。语义分析这个看似前景广大的技术放到一些垂直细分领域使用场景中才能更大地发挥作用。
2012年底,何永判断,由于手机是**个被智能化并迅速普及的硬件,同时,随着芯片和处理器的价格越来越低、越来越微型化,将越来越有技术能力和成本优势与传统硬件结合,其他智能硬件的**期很可能快要来临。于是,2013年年初,他们决定把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硬件技术结合起来。
但他们没有直接开发智能家居产品,而是试水做智能家居背后的控制器,可以将更多传统的家电实现智能化控制。主要解决的痛点就是,许多家电都是与手机相连实现智能控制,但问题是许多家电都是由红外信号遥控,现在的手机大多无法识别红外信号,即使可以也只能实现本品牌的机器,比如三星的手机识别三星的电视,但是不能跨品牌识别。所以,需要一个能识别各种红外信号的中转设备与手机相连。于是,聚熵智能想到做“小智家庭助手”将多种电器的红外遥控集成,然后通过家用 Wi-Fi 同手机互联,再实现遥控的产品。但 问题是,智能控制产品需要依附于智能家居产品的发展和普及。目前,智能家居行业还没迎来**期,能达到大量量产支撑行业繁荣的产品还很少。
意识到这点后,很快何永他们开始寻找新的切入点,回想选择方向的思考过程,何永拿*近李彦宏的一句话来概括,大意是“要对传统硬件的用户体验和智能化上给予**性操作,而不是凭空**新硬件”。
在原来的语音助手里,何永他们发现,其每天上**次的请求中,其中有20%是听歌的请求,这几乎是智能360语音助手里*核心的功能。但当时他们没在智能360语音助手里把这个功能做进一步的优化,因为在语音助手里面听歌始终还是达不到*好的体验。所以,2013年他们寻找新方向时,考虑到如果把音乐方面语音助手功能整合到音箱里会不会是个大的需求?他们对音箱市场和用户都进行调研。
得到的反馈是,目前的音箱产品确实使用起来不方便,很多用户也反映现在音箱听音乐的体验不好。因此2013年下半年,他们决定开发智能音箱,曲库则与天天动听战略合作,以听歌为核心功能,同时把智能家居功能作为扩展方向。这个思路的好处是,产品是可以*立使用的。而且,大量音乐爱好者需要更好的智能音箱,这个需求是真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