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酷学习所提供的学习视频里,讲课的老师都是不带露脸的,和教育机构强调名师露脸来增强对家长吸引力的方式不同,酷学习的拍摄镜头通常只对准一块白板,这块白板会随着讲解内容的呈现节奏被加入文字、图画、甚至视频等多媒体内容,而老师自始自终则只会以旁白的形式出现。
“之前看过许多名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走神的情况”,酷学习的创始人李旭辉更想把学习视频的**放在如何用多媒体改善教学方式上。因为针对的受众主要为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李旭辉所着手的点主要有两个:
碎片化,酷学习上所提供的视频长度多在十分钟左右,每条视频只涵盖一个小的知识点,比如在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程中,酷学习就制作了四个短视频分别从100以内两位数的认识、两位数加法、两位数减法和两位数混合运算四个角度来让小朋友学习“两位数加减”这个比较大的知识点。和线下大多长达半小时甚至四十分钟的课堂相比,十分钟左右的长度既能让学生在学习时间内保持较高的专注度、又不至于过于碎片化,而让学生的学习节奏过于杂乱。
寓教于乐,这几乎是千**来“教和学”的共同追求,也是李旭辉想要借助互联网的形式所尝试的。在酷学习上,每个知识点的讲解都会被包装成学生更感兴趣的内容,比如一段教小学四年级学生认识小数概念的视频,就借用了现在小朋友*喜欢的动画片《熊出没》里的人物形象,以带领小朋友做游戏来帮助光头强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讲解实际生活中的小数概念(感兴趣可戳链接感受下:四年级小数的组成)。
李旭辉相信这样的视频内容会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在创业之前,他曾是优酷华东区的总经理,“我知道哪些内容受众会更喜欢看”,因此就有了酷学习现在的内容呈现形式:“把每个视频都做成脱口秀一样的效果”。通过这种把枯燥知识点灵活化的教学形式,李旭辉希望能达到酷学习口号所宣扬的效果:“*好的学习,就是无意识地学习”。
因此酷学习上的每个视频在诞生之初都是一个类似于剧本的课件,讲解哪些知识点、包括哪些段子……这些内容都会提前和酷学习所签约的讲课老师进行充分沟通,剧本完成后才会进行拍摄。酷学习的签约老师来自于上海高校的学生,同新东方类似,酷学习会更偏向于找那种既有学霸属性、又有较好演讲能力的学生做老师。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筹备,目前在酷学习上已经有了3000多条视频,基本覆盖了小学、初中、高中的主要科目内容,除了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中小学教育的主菜,酷学习团队还上线了物理、化学、生物甚至医学和法律科普这样的“冷门”内容,就像入门阶段的 MOOC一样,李旭辉想让更多的人在这上面找到有价值的学习内容。
目前所有的视频内容都是由李旭辉所组织的团队自制而成。这样的好处是内容的质量可以掌控,但也意味着酷学习的团队需要为此承担对创业公司来说比较高的前期成本。据李旭辉介绍,酷学习接下来的思路更接近于做平台,让老师在酷学习上自己录制内容,而酷学习则变成内容生产工具和师生间的互动平台。
这有点像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老师可以借助酷学习把每个学习周期的知识点录制上线,在每节课之前,学生可以先通过线上视频进行预习,再到线下的课堂和老师进行互动,解决疑问、加深对知识点的学习。
由于宽带费用较高,酷学习目前的视频链接均是来源于优酷,而生成的视频内容也都会输出到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的教育频道。现阶段酷学习团队共有十几个人,正在寻求 A 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