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适应北京“水土”

来源: 互联网

罗子文是台湾人,*初他“活动”梦想的注脚落在本土。“活动通”是“活动行”在台湾的公司,尽管名字不同,但实质没有区别,都是子公司性质,做的都是互联网活动的发布和管理平台。两家公司分别*立运营,平行发展。由于大陆市场的丰富和庞大,2012年罗子文和另一位合伙创始人谢耀辉将目标放到了大陆,同年6月“活动行”正式上线。

因为文化背景的原因,相比于其他本土创业者,罗子文的创业之路多了一些需要花时间去解决的“课题”。

“刚来北京的时候,我都听不太明白大家在讲什么。因为北京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很多,有的普通话带着口音,有点听不懂。”语言是罗子文遇到的*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会看赵本山的小品,然后把字幕遮住一点一点猜,看是不是自己理解的意思。挤公交、坐地铁、吃路边小吃,为了更好的理解大陆文化,他和合伙人不放过任何一个“接地气”的机会。

他向创业邦记者表示,这些体验对于自己的产品研发还是很有帮助的。“比如,我们活动行在大陆的版本,特别设有离线功能。”之前,他并不知道在大陆流量是需要付*的,也不了解大家在上地铁、公交之前会把有用的数据提前下载。这些都是他深入北京的生活之后,在产品上做的**。

罗子文说道自己和合伙人谢耀辉的时候,同时用了一个词汇“自律”。因为他们很“自律”,所以他们认同每个人都是“自由奔放的”,因此他们不喜欢强制性或制度性的去要求别人做些什么,让每个人自由发挥不受约束是他们的管理理想。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超级骨感。”他向创业邦记者表示,这样实行之后,不仅发现员工不到岗,而且布置下去的工作任务也没法如期完成。后来,只好在管理制度上做调整。采访结束后,记者发现活动行的办公室门口赫然放着打卡机。

活动行除了**是台湾人,员工也很多元化。有来自香港、澳门的,还有居多的内地青年。罗子文甚至更愿意称“这是一家北京本土的互联网公司”。“尊重每个人的**性,而不是把人当做各个工作岗位上的一颗螺丝。”是活动行遵循的企业文化。创业初期,他对公司员工的训练小到发邮件和打电话的规范化,这么做只是“想给员工更好的教育训练,对于很多人来说工作是变动的,不管员工在我们这里呆多长时间,我们都希望能给他一些受益的东西。”可罗子文不知道的是,他们员工中的一位告诉记者:“如果可以的话,反正我想一直呆在这个公司。”

采访*后,罗子文表示未来希望别人说起活动行,会觉得这是个“靠谱、有公信力的公司。”*重要的是他认为活动行是一个靠集体智慧成长起来的公司,除了他和合伙人谢耀辉,其他人的努力也很重要,所以“我不希望未来大家还会觉得我们是一家台湾公司。”

如今,圈子狭窄、*行的生活方式不得已成为了都市年轻人生活的常态。而“活动行”的出现不光是服务大型机构,更多的是能为我们平淡的生活加点料。你可以展现自己的特长,举办小型沙龙让更多人认识你。也可以参与到更多的活动中来,结识人脉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今年的**,有一个新名词很*,叫“互联网+”。互联网加活动,有没有可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常态?或许发展中的“活动行”未来会给我们答案。

投稿作者:mobile_941591
首页 创业人物 文章详情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极速版 | 电脑版 | 客户端

电话:023-62873158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