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后期,重庆吃*锅的人越来越多,本地的鲜毛肚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商贩不得不到全国各地收购。上世纪90年代,重庆商贩甚至到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俄罗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收购鲜毛肚。
由于外地毛肚不易保存,商贩就在当地用盐渍上,风干后成为盐毛肚,再加工成为发毛肚。发毛肚用工业碱加工,有的为了保存,还使用福尔马林。
郭建平在1992年也加工过发毛肚。“当时洋毛肚对市场的冲击太大,而大部分到*锅馆吃饭的人都喜欢又白又脆的发毛肚。我要么生意垮台,要么昧着良心加工发毛肚。”郭建平说,他在两难之中还是加工了1年的发毛肚,但后来就停止了。
“可以说99%%的个体户都是能**就走。”郭建平说,直到今天,还有人动员他加工发毛肚,有些人还将发毛肚伪装成绿色食品,“你不做发毛肚生意,别人要做,这对我的生意肯定有影响,但这辈子,我都不会再做了,因为*起码每次检查我都很安心。”
中年时发家荩荩不签合同拿下市场10%%郭建平说自己做生意观念上有些老,*讲的就是信义。
1995年在遵义订货,每吨鲜毛肚的价格是2.52万元,当年生意不好,遵义的屠宰场**主动将价格降到2万元,但郭建平硬是要执行2.52万元的价格。当年郭建平在遵义的货物上亏损了22万。
正是因为重信义,遵义成为了郭建平*重要的货源基地。2003年“**”期间,全国的毛肚无法运抵重庆,而遵义由于距重庆近,大大缓解了供应缺口,郭建平也因此*了一大笔。
郭建平说:“由于与许多屠宰场打交道20多年建立起了彼此的信任,我们一般都不签合同,都是口头协议,但行情不管是暴涨还是疲软,没有人赖账。”
现在,尽管郭建平卖的毛肚比一般的摊贩每斤要贵1元,但生意仍然*爆。目前他经营的鲜毛肚,大约占整个重庆鲜毛肚市场销量的10%%。本报记者仇峥虽然有了*天天仍上班
二十多年前在五一路卖毛肚的100多家**,如今几乎只剩下郭建平一家,市场里大部分商贩都是后来进城打工的农民。在谈到这些人的败落时,郭建平感慨不已:“**、耍**,更多的是吃不得苦,生意叫店员打点,*后店员反而把**踢了。”
而郭建平认为他至今仍然很勤奋。“我每年要到四川、江西、湖南、贵州、河南等许多地方组织货源。*初坐*车从不买卧铺,而是硬座,当时总是想,一张卧铺票需要卖多少斤毛肚才能*回来呀。”即使目前有了200多万,但郭建平与妻子仍坚持天天上班。“一年365天除大年初一休息外,其余时间都要到棉花街市场,从凌晨1点至早上8点,雷打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