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夏光义身上流淌着这片地域特有的商业冲动与**欲望,为了赢得尊严,他们不怯懦,不退缩,懂得容忍,疯狂打拼。但如此强烈的攻击性一旦遭遇少年得志,则难免跌倒。因为他们的修炼和底蕴,尚不足以支撑商业上的**气象。
创业第三年,夏的6万块*全赔了,同时欠下大笔外债。原因在于,各地批发站在建筑垃圾上动了手脚,东西运回温州卖不掉。“那时太年轻,住在外地宾馆里吃着别人孝敬的驴肉,就懒得去监督装货了,结果被骗。”
世态炎凉。血本无归的夏光义回到了生养他的丁岙山,口袋空空荡荡,身边风凉话嗡嗡作响,遭遇事业滑铁卢的夏光义痛定思痛,开始重新规划起自己的人生道路。
为了给儿子减轻压力,老母亲下山给人当起保姆。临走前对夏光义说,“家里没*没背景,咱还是学门手艺算了。”夏光义泪流满面,拿着三嫂借他的两百块*,学起了理发。
理发学了28天,**夜里创业**再度燃烧,“我当时感觉自己已经相当不错了!”他从街上找了个兄弟,现场唰唰唰一阵倒腾,然后问母亲“怎么样?”母亲说,“好像还可以。”“那好,我要开店了!”
拿着母亲借来的500元高利贷,夏光义再次上路。这一次,他到了江西九江,给发廊取名为“温州OK发廊”。开业第二天,他写了一大叠花花绿绿的传单,“温州**发型师倾情授艺,两百块*,包学包会。”招生广告贴满大街小巷,10多平方米的发廊人头涌动,但仔细一分辨,全是徒弟。
一个月后,两千块*的汇款单和一封长信被寄了回来。老妈高兴得不得了,“我儿子又发大财了!”
事实上,夏光义的手艺和“**发型师”并不搭界,且只会剪平头。当初之所以低调选择九江开店而非沿海,正是因为自己这手艺。但学生招进来,总不能让他们天天“刨着冬瓜”找感觉呀!九江城里有个广州人以剪“飞机头”名震一方,夏光义每周便以顾客的身份去偷师,回来后再现学现卖。
三年下来,徒弟先后收了五六十人,夏的手艺也在不断偷师中同步增长。只是徒弟们始终不知道,那位从不轻易以“绝学”示人的师傅,自己也不过学了28天。
服务行业毕竟挣*有限。21岁的夏光义发现摩丝、啫喱膏之类的产品利润**,于是南下广东千方百计搞来了配方。他又要转行了。
1990年,夏光义回到家乡。一副模具,从广东买回*好的原料,如此“手工”打造的啫喱膏每桶成本不过100块*,转手批发到温州飞霞北路立马变现180块。在那个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的年代,他三个月赚了70万。
两年间,夏光义挣了近两百万,乡政府找到他说,“你这个人简直就是个天才!我们给你地皮,你去办厂吧!”
土地三千多块*一亩,再花几十万元建厂房,夏光义却突然决定不搞啫喱膏了。一来,化妆品批文太复杂;二来,另一个有名有利的“新大陆”已经让他欲罢不能——1994年瑞安市天伦理发用品厂成立,主营“金猴牌”电吹风。
电吹风真是暴利啊,当时国内叫得响的电吹风品牌只有广东的“劲力”。“台湾人做的,10块*的成本,他们要卖100块。”在那个品牌意识尚不强烈的年代,“金猴”出厂价不过20多块*,几年下来夏光义资产超千万。
到1995年,金猴相继成为石家庄、沈阳等城市的老大,夏光义也实现了他“有名有利”的梦想——“外地出差,五六个经销商开着车抢着接我,我都要回避的,不然得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