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妥协对于联想史上*难看的报表而言,金融危机的**是*直接的导*索。联想的股票在港交所的表现,同美国道琼斯指数的走势趋于一致,从这点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对于一家企业的影响;而从业务的角度来分析,联想收购了IBM**的PC业务后,这部分业务针对的核心客户群体是商业用户,金融危机的**导致这些大的商业客户缩减了原有的预算,减少、延后甚至是取消了办公用品的采购计划。所以直接导致联想集团的营业额在这一年大幅度地缩水。在我们自己绕弯的过程中,遭遇这种我们无法预见,又无力抗衡的外部大环境因素,联想业绩的下滑就引起了外界各种猜疑和说法。
我用“直接导*索”来形容金融危机给联想带来的冲击,但它并不是导致联想在2008年陷入低谷期的根本原因。在这里我可以非常坦诚地向大家承认,导致联想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其实在2005年并购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我个人心里其实非常的清楚,也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备受煎熬。
我在前面也已经提到了,从2005年并购IBM公司PC业务起,我们就开始了一段绕大弯的过程,而联想业绩在2008年的大幅下滑是绕大弯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具体表现。我这里所指的绕大弯更具体点说,就是联想在完成收购,成为了一家**性公司后,对于执掌企业大局的*席执行官进行甄选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我是1984年同朋友一起创办中科院计算所***发展公司,也就是联想集团的前身的。那一年,我已经40岁了。对于我这个年纪的人而言,前面的三十几年都是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国家后来改革开放了,正好也赶上我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还允许,我认为自己是赶上改革开放这班车了,所以格外珍惜联想这个机会,联想对于我来说真可谓是老来得子的感觉。
我在很多场合也讲过,我希望联想能够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在我的理解中,一家伟大的企业**是得活得**;第二,要有一定的吨位,也就是规模;第三,这家企业对社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作为一家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感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公益、环保和捐资助学,作为中国企业的旗舰,不谦虚地说,我觉得联想有责任为中国的国家品牌作贡献,为中国企业向海外进发作出自己的贡献。
所以,不管从规模还是从品牌的**效应上来考虑,我们已经非常确定联想是要走出去,从一家本土企业变为一间**性大公司。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地把握2005年那次机会收购IBM的PC业务,对于联想而言是千载难逢的打开**市场、做大做强的好机会。IBM当年在PC领域的品牌知名度是联想无法比拟的,在业务量上也是当时联想的3倍。成功收购IBM公司PC业务,对于联想在核心技术同品牌知名度上都将是前所未有的提升,所以联想对于收购IBM的PC业务志在必得。
在并购过程中,为了能够更顺畅地完成,我们邀请了美国两家知名PE公司同联想一同参与并购工作。在谈到未来公司**CEO人选的问题时,IBM推荐了IBM个人系统部总经理、IBM高级副总裁斯蒂芬。沃德。联想与这两家PE公司对IBM推荐的人选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调查,当时董事会并不看好这个候选人。但如果联想当时不接受这个CEO,并购谈判很可能就此终止。我明白,这场并购对于联想要成为伟大的公司至关重要。为了能够把握住这次并购良机,也出于自身多方面的考虑,联想*后接受了这位来自IBM的CEO.我当时已经意识到,这是我必须要做出的妥协,而且代价可能是惨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