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江西之赣南客家黄元米果

来源: 互联网

黄元米果也称“黄米果”、“黄粄”、“黄粿”,起源于唐,兴盛于明,属客家特色点心。赣南、粤东、闽西、台湾和零散分布的客家地区都有制作食用黄元米果的传统。黄元米果和北方的年糕有点类似,但外观色泽上看,前者如其名色泽金黄,后者白色。

在味道上,前者味道浓郁,后者清淡;在制作工艺上,黄元米果相比年糕也要复杂的多。每年秋收之后,客家人便开始准备了,*先要准备不少黄荆枝叶(一种可入药的灌木,广泛分布在赣南)晾干,再*烧取其灰,水滤便为“灰水”也就是碱水。

再取粳米和糯米加适量的黄栀子果实用灰水浸泡。制作黄元米果*好的大米当属“大禾米”,但种植大禾米的人少,便改良使用一定比例的粳米和糯米代替了。在这里要**说一下黄栀子,栀子是常绿灌木,因花香袭人,很多地方都将其培育成庭院绿化品种。

栀子花可做菜吃,栀子成熟干果是传统**材。除做药用外,黄栀子还是一种天然色素。用黄栀子干果提炼而成的天然色素栀子黄便是黄元米果特有的金黄色泽的秘密。早先这植物少有人工栽培,村民若在山野遇见栀子树,都倍加爱惜并牢记地址。

待果实成熟时便来采摘这难得的黄栀子,没有这个机缘的,就只能花*去购买了。除用做黄元米果,很多客家的传统手工美食都需用此来染色,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虽有不少地方有人工培育栀子树,但怎么比的了化学合成的色素易得。

投稿作者:xr20001228
首页 地方特产 文章详情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极速版 | 电脑版 | 客户端

电话:023-62873158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